选题讨论:大部头的“少儿”图书

最近电子社的打折简直疯狂,双十一之前就搞了数次200-100,而11月底当当的200-100/100-50,规模比之前更大(一万本),而且很多刚上架的新书也参与了进来。

有一本《DK宇宙大百科》进入了我的视野。从亚马逊的定价与出版商来看,这显然是一本科普而非教材,虽然有不少整页图片,但是文字密度也相当高,内容上也是又大又全。具体的出版参数如下: DK宇宙大百科,电子社飞思少儿,889x1194 12K 45印张,1620千字,298元。

这本书的出版令我十分惊讶。说实话,这个选题,1、文字多,翻译量大,2、不好找译者,不好编辑,3、全彩大开本,定价极高,不好卖,4、几乎不可能成为主流畅销书。 但事实摆在面前:这本书出版了。卞毓麟挂名推荐,4位译者都是天文出身而且三位有出国经验,翻译质量应该至少是过得去的。

这时,我发现了奇怪的一点:这本书是由飞思少儿做的。我对于飞思少儿并不了解,网络搜索后发现,飞思少儿制作的DK系列图书大多确实属于少儿科普的范畴,但是这本书显然不属于少儿科普。当然了,改书名和乱归类一贯是国内出版社的“hack”。

对于DK与电子社这个角度,年初电子出了DK的经济学、哲学、心理学三本百科(其实原书名直译没有百科一词),卖的特别好,我入手的两本已经是第三次印刷,而且中文版编辑写的告读者非常有诚意,确实是很用心了。要知道这三本书的定价都在百元以上。

人邮的《神奇的化学元素》大卖之后(我手里这本可是一印!),一系列理科内容的“图解xx”蜂拥而入,图灵公司也出过基本类似的图书。这部分市场到底是怎么消化的?湖南科技出版社做的物理科普,一年能印两次就已经很不错了。我个人猜测,《神奇化学元素》这类图书,很大一部分是家长给孩子买的。

少儿书,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诱惑。从出版社的角度,少儿书的大卖我在这里不必赘述,甚至已经存在了专门提供少儿图书的私人图书馆。

借着少儿图书的春风,外版成人科普的优秀选题也逐渐进入了编辑们的法眼,这确实是一件好事。但事实上,我个人对《DK宇宙大百科》一书的销量,确实是持有着不太乐观的态度。至于本书的最大因素就是价格,300元和100元是巨大的差距,人们或许已经接受了百元图书,但是更高的价格呢?当然,我个人是希望家长们给力一些,孩子们也多闹换闹换要买这本大厚书。

写到这里,更进一步,我想到了后浪引进的一本《地理学与生活》。这本书在美国是正个八经的大学教材,但是内容上非常基础,在国内完全可以当做科普书来看。该书16K,650页,88元,黑白,2013年6月出版,至今京东已有334个评价,我个人推测应该已经重印了至少2次。后浪已经也已经引进了一本《生态学》,应当会在不就出版。

在美国是科普还是教材,在国内并非泾渭分明。后浪的出版定位显然迥异与飞思少儿,但在外版自然科学图书这个点上,似乎走上了相同的方向。

由于个头大、难翻译、定价高、不畅销等一系列原因,这类书曾经被长期打入冷宫,国内没有一本译本在售,而现今这种情形正在改变。《DK天文学百科》似乎是国内第一本全面的外版天文学图书(单纯讨论天文观测的图书不应归为此类),而《地理学与生活》也是近年来国内引进的第一本美国地科类教材。

希望国内出版社更多地系统引进天文学、地理学、地质学、气候/气象学、海洋学的图书,这类书国内几乎完全是空白。将美国课堂上的教材卖成店面的畅销书,甚至是少儿图书,或许也未尝不可。